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

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赤潮沿海海域“赤潮”进入高发期。进入沿海的期食贝类因“赤潮”蓄积毒性,食用后极易引发中毒事件。用贝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:
科学认识贝类毒素,类需谨防食用贝类风险
贝类鲜香美味,注意深受大众喜爱。赤潮我国沿海贝类有4000余种。进入常见的期食有贻贝(又叫海虹、淡菜等),用贝海螺、类需蛤蜊、注意牡蛎 、赤潮扇贝等。进入
贝类本身不产毒,期食有毒藻类是元凶
贝类本身不产生毒素,但如果其摄食了有毒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,则可能在体内蓄积毒素,形成贝类毒素。贝类毒素无色无味,在贝类体内呈自由或结合状态,主要贮存在贝类的消化器官中,如果染毒的贝类被人食用后,贝类毒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中毒。
不同贝类对毒素的蓄积、代谢和排除能力存在很大差别,贝体内毒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,尤其是当有毒“赤潮”发生时,贝类体内更易蓄积毒素。
常见毒素分四类,均无特效治疗药
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,常见贝类毒素主要分为四类,即腹泻性贝类毒素(DSP)、麻痹性贝类毒素(PSP)、神经性贝类毒素(NSP)和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(ASP)。目前,我国贝类毒素中毒主要以腹泻性和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。
腹泻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口唇刺痛和麻痹,并扩散至面部、脖子、肢端,伴有头痛、晕眩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,严重者会停止呼吸、窒息死亡。神经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肌关节无力、冷热感觉颠倒、说话吞吐困难等。记忆缺损性贝类毒素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晕、眼花、短期记忆功能丧失。目前,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均无特效的治疗药物。
毒素不易被破坏,科学预防是关键
贝类毒素不会使贝体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,通过颜色和气味并不能判断其是否已染毒。煎炒、水煮、高温、高压等常用的烹饪方法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毒素。所以,预防和及时对症治疗是减轻贝类毒素危害的主要方法。
01 把好捕捞关
沿海地区居民不要在有毒“赤潮”预警期间“赶海”捕捞或采食贝类,平时也不要在排水口(如电厂冷凝水、生活污水)附近海域采集、捕捞贝类。
02 把好采购关
消费者在购买贝类时,要选择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,不购买来自“赤潮”地区的贝类。
03 把好食用关
食用贝类时要去除消化腺等内脏,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。食用后如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,要立即就医,以免贻误病情。
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食品伙伴网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
相关链接:贝类毒素,牡 蛎,扇贝
相关文章
- 2024年NBA全明星赛的日益临近,体育运动装备品牌Nike再次为篮球迷们带来惊喜。继此前曝光的三款特别配色后,其备受瞩目的G.T.系列近日再添新成员——G.T. Cut 3儿童版本的全明星专属配色实2025-09-22
- 商务部表示今年1-10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;波音737在华重获适飞许可;孚能科技与华友钴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计划向华友钴业采购16.15万吨三元前驱体······每日股市要闻,尽在投资简2025-09-22
消息称台积电已开始试生产3nm芯片 苹果两款芯片将采用其3nm工艺
《科创板日报》3日讯,据MacRumors报道,DigiTimes最新报告显示,台积电已经开始试生产基于其3nm工艺称为N3)的芯片。据悉,台积电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前将3nm工艺推向批量生产,并在2025-09-22- 过去几年中,美国错误地对中国生产的产品施加了额外的25%关税,如今面临着通胀压力,美国也不得不重新开始允许厂商申请关税豁免,现在NVIDIA及部分显卡厂商、电脑公司就提出对显卡免关税,因为他们找不到中2025-09-22
1299元杀疯!8+256G内存60W闪充皆是开做力,再减个120Hz电竞屏
http://www.mtksj.com/uploads/allimg/221028/1-22102QI32bZ.jpg|http://www.mtksj.com/uploads/allimg/2212025-09-22卷土重来?传谷歌2022年将推出智能手表 重启可穿戴设备业务
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3日早间消息,多个消息来源显示,谷歌正在研发一款新智能手表,计划于明年推出,再次发力可穿戴设备市场。内部文件显示,这款代号“Rohan”的设备将搭载最新版谷歌智能手表软件。谷歌2025-09-22
最新评论